当前位置:药智报告>分析报告>诺华打响守擂战
关注度:373 诺华打响守擂战-药智报告
诺华打响守擂战

诺华打响守擂战

修订时间:2025-03-13
推荐 最新 下载次数 0
报告编码: 修订时间:2025-03-13
报告页面:3页 图片数量:0个
寄送方式: 交付时间:
报告标签:

报告导读

攻守兼备

立即 登录,即可查看更多内容
内容简介
近期,诺华接连公布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Remibrutinib)的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和8.3亿美元引进Kyorin临床前MRGPRX2拮抗剂两条重磅消息。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诺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市场的守擂之战已经打响。

1

王者守擂




慢性荨麻疹(CU)的发病率约为0.05%~3%,而CSU占比约68%。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和瘙痒,30%伴发血管性水肿。除皮肤损伤,CSU还会造成更深层的系统影响,提升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CSU的一线治疗是H1抗组胺药,但约一半的患者治疗后扔控制不佳,需要其他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全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市场规模达到7.7928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5.4141亿美元,2025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90%。随着对CSU认识的加深和治疗需求的增加,这一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诺华作为慢性荨麻疹治疗药物市场的领导者,凭借与罗氏合作的Xolair(奥马珠单抗)在此领域称霸多年,风头无两。Xolair是一款抗IgE药物,专门靶向结合并阻断IgE。通过降低游离IgE、下调高亲和力IgE受体、限制肥大细胞脱粒,最大限度地减少敏性炎症级联过程中介质的释放。Xolair上市超20年,2024年销售额依然高达43.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位列全球自免药物销售额前十。

如此小而美的蓝海市场,自然也引来不少抢食者。其中赛诺菲/再生元合作开发的自免药王IL-4Rα单抗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来势汹汹,已在日本斩获CSU适应症并在去年11月向FDA提交了sBLA,用于治疗使用H1抗组胺药控制不佳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科患者的CSU,企图挑战奥马珠单抗的“霸主地位”。

除了外患还有内忧,Xolair的化合物专利已经到期,配方专利也将在2025年11月到期,国内已有石药的奥马珠单抗类似物获批上市。鉴于对Xolair在CSU市场失去垄断的威胁迫在眉睫,诺华一直有考虑Xolair的接棒产品。诺华和罗氏最初押宝在第二代IgE抗体药奎利珠单抗(Quilizumab)和第三代利格珠单抗(Ligelizumab)上,但后续两者的开发并不顺利,Ligelizumab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连续终止了两项3期临床,而Quilizumab则已经“杳无音信”。

下一代IgE抗体研发接连受阻,诺华转而将目光锁定在BTK抑制剂领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CSU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也是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的关键。抑制BTK可阻止FcεRI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并破坏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阻断CSU发病的两个主要病理机制。去年5月诺华迎来好消息,其1类新药口服BTK抑制剂Remibrutinib(瑞米布替尼)用于CSU的两项关键3期临床均达到主要终点。Remibrutinib治疗CSU的过程中表现出持续52周(一年)的显著症状改善,近日在国内递交NDA,有望接棒Xolair成为诺华下一代CSU重磅品种。

为了永葆CSU领导者的“基业长青”,诺华正搭建下一代重磅药物梯队,而从外部“寻宝”挖掘有潜力的临床前品种是最佳捷径。此次8.3亿美元引进Kyorin的KRP-M223正好符合诺华的胃口。MRGPRX2是一种主要表达于肥大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为了响应MRGPRX2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胰蛋白酶等介质释放,引起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和强烈瘙痒。而KRP-M223是一种MRGPRX2拮抗剂,用于涉及肥大细胞的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如CSU。KRP-M223虽然尚处于临床前阶段,但作为一种全新机制的药物,前瞻性布局可以增强诺华在此领域的产品厚度,有望筑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国内多点开花




聚焦国内市场,多款针对CSU不同靶点的在研药物正在火热推进。

IgE作为CSU的重要靶点,在奥马珠单抗上市的20多年间,仍然缺乏更有效的迭代药物,但这也同样意味着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在这片土地上,国内IgE抗体药物资产逐渐开始成为市场焦点,其中的佼佼者便有天辰生物的LP-003和济民可信的JYB1904。

LP-003是天辰生物研发的新一代抗IgE抗体,在3月2日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年会(AAAAI 2025)上披露了治疗慢性荨麻疹(CSU)的II期临床中期数据,结果显示其关键疗效指标优于奥马珠单抗,且有长效优势。核心数据完美实现疗效与依从性双重突破:在治疗第4周,LP-003组患者瘙痒与风团症状评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7)较基线降幅和实现症状完全消除(UAS7=0)的患者比例已超越奥马珠单抗组;治疗第12周,LP-003组实现症状完全消除的患者比例高于奥马珠单抗组,且患者瘙痒与UAS7评分较基线降幅优于奥马珠单抗组。另外,相比于奥马珠单抗每2-4周一次的用药频率,LP-003每8周给药方案即可维持疗效,大幅提升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

济民可信的JYB1904是一款新型长效的抗LgE抗体,其在奥马珠单抗的基础上,进行了Fc端改造,对轻重链进行人源化突变和翻译后修饰(PTM)位点去除,得到新的轻重链可变区。半衰期两倍以上远超奥马珠单抗(63天vs27天),亲和力是奥马珠单抗的4倍。能够有效阻断IgE与IgE Fc受体(FcεRI)结合,由于大幅延长了血清半衰期,可以减少其注射频次,原本奥马珠单抗的频次是4周或8周一次,而JYB1904有望提升到8周或12周一次。目前JYB1904针对CSU的2期临床专注于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获得该试验的顶线数据。去年12月,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APT Therapeutics以总额近7亿美元获得了JYB1904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权益,此消息发出后,RAPT公司股价大涨110%,足以看出市场对JYB1904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智翔金泰对标度普利尤单抗的重组全人源IL-4Rα单抗GR1802正式启动了CSU适应症的3期临床,这一消息直接刺激其股票盘中上涨了接近6%。

c-Kit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的主要调节因子,近年来一些针对此靶点的抗体药物也在CSU领域展开探索。国内方面聚焦自免的荃信生物研发的一款针对c-kit靶点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QX013N,去年5月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CSU。QX013N旨在下调下游信号传导并抑制CSU的发展,通过与c-kit特异性结合,抑制肥大细胞的分化、成熟、存活、增殖和脱颗粒,达到消减和耗竭肥大细胞目的,从而用于肥大细胞驱动性疾病(如CSU)的治疗。

另外还有翰森制药从麓鹏制药引入的HS-10561胶囊,也拟用于开发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不过并非抗体药,而是小分子BTK抑制剂,今年2月25日才刚获CDE批准临床,仍有待临床试验验证。


参考来源
[1]《Biopharma在80亿美元适应症上的博弈》佰傲谷BioValley
[2]AAAAI.Hives(Urticaria)and Angioedema Overview.https://www.aaaai.org/tools-for-the-public/conditions-library/allergies/hives-(urticaria)-and-angioedema-overview[Last accessed:August 2023]
[3]Greiner B,Nicks S,Adame M,McCracken J.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A Literature Review[J].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22 Sep 1.doi:10.1007/s12016-022-08952-y.Epub ahead of print.PMID:36048326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近期,诺华接连公布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Remibrutinib)的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和8.3亿美元引进Kyorin临床前MRGPRX2拮抗剂两条重磅消息。种种迹象不难看出,诺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市场的守擂之战已经打响。1王者守擂慢性荨麻疹(CU)的发病率约为0.05%~3%,而CSU占比约68%。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和瘙痒,30%伴发血管性水肿。除皮肤损伤,CSU还会造成更深层的系统影响,提升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CSU的一线治疗是H1抗组胺药,但约一半的患者治疗后扔控制不佳,需要其他药物进行后续治疗。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全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市场规模达到7.7928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5.4141亿美元,2025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90%。随着对CSU认识的加深和治疗需求的增加,这一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诺华作为慢性荨麻疹治疗药物市场的领导者,凭借与罗氏合作的Xolair(奥马珠单抗)在此领域称霸多年,风头无两。Xolair是一款抗IgE药物,专门靶向结合并阻断IgE。通过降低游离IgE、下调高亲和力IgE受体、限制肥大细胞脱粒,最大限度地减少敏性炎症级联过程中介质的释放。Xolair上市超20年,2024年销售额依然高达43.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位列全球自免药物销售额前十。如此小而美的蓝海市场,自然也引来不少抢食者。其中赛诺菲/再生元合作开发的自免药王IL-4Rα单抗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来势汹汹,已在日本斩获CSU适应症并在去年11月向FDA提交了sBLA,用于治疗使用H1抗组胺药控制不佳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科患者的CSU,企图挑战奥马珠单抗的“霸主地位”。除了外患还有内忧,Xolair的化合物专利已经到期,配方专利也将在2025年11月到期,国内已有石药的奥马珠单抗类似物获批上市。鉴于对Xolair在CSU市场失去垄断的威胁迫在眉睫,诺华一直有考虑Xolair的接棒产品。诺华和罗氏最初押宝在第二代IgE抗体药奎利珠单抗(Quilizumab)和第三代利格珠单抗(Ligelizumab)上,但后续两者的开发并不顺利,Ligelizumab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连续终止了两项3期临床,而Quilizumab则已经“杳无音信”。下一代IgE抗体研发接连受阻,诺华转而将目光锁定在BTK抑制剂领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CSU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也是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的关键。抑制BTK可阻止FcεRI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并破坏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阻断CSU发病的两个主要病理机制。去年5月诺华迎来好消息,其1类新药口服BTK抑制剂Remibrutinib(瑞米布替尼)用于CSU的两项关键3期临床均达到主要终点。Remibrutinib治疗CSU的过程中表现出持续52周(一年)的显著症状改善,近日在国内递交NDA,有望接棒Xolair成为诺华下一代CSU重磅品种。为了永葆CSU领导者的“基业长青”,诺华正搭建下一代重磅药物梯队,而从外部“寻宝”挖掘有潜力的临床前品种是最佳捷径。此次8.3亿美元引进Kyorin的KRP-M223正好符合诺华的胃口。MRGPRX2是一种主要表达于肥大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为了响应MRGPRX2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胰蛋白酶等介质释放,引起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和强烈瘙痒。而KRP-M223是一种MRGPRX2拮抗剂,用于涉及肥大细胞的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如CSU。KRP-M223虽然尚处于临床前阶段,但作为一种全新机制的药物,前瞻性布局可以增强诺华在此领域的产品厚度,有望筑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国内多点开花聚焦国内市场,多款针对CSU不同靶点的在研药物正在火热推进。IgE作为CSU的重要靶点,在奥马珠单抗上市的20多年间,仍然缺乏更有效的迭代药物,但这也同样意味着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在这片土地上,国内IgE抗体药物资产逐渐开始成为市场焦点,其中的佼佼者便有天辰生物的LP-003和济民可信的JYB1904。LP-003是天辰生物研发的新一代抗IgE抗体,在3月2日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年会(AAAAI 2025)上披露了治疗慢性荨麻疹(CSU)的II期临床中期数据,结果显示其关键疗效指标优于奥马珠单抗,且有长效优势。核心数据完美实现疗效与依从性双重突破:在治疗第4周,LP-003组患者瘙痒与风团症状评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7)较基线降幅和实现症状完全消除(UAS7=0)的患者比例已超越奥马珠单抗组;治疗第12周,LP-003组实现症状完全消除的患者比例高于奥马珠单抗组,且患者瘙痒与UAS7评分较基线降幅优于奥马珠单抗组。另外,相比于奥马珠单抗每2-4周一次的用药频率,LP-003每8周给药方案即可维持疗效,大幅提升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济民可信的JYB1904是一款新型长效的抗LgE抗体,其在奥马珠单抗的基础上,进行了Fc端改造,对轻重链进行人源化突变和翻译后修饰(PTM)位点去除,得到新的轻重链可变区。半衰期两倍以上远超奥马珠单抗(63天vs27天),亲和力是奥马珠单抗的4倍。能够有效阻断IgE与IgE Fc受体(FcεRI)结合,由于大幅延长了血清半衰期,可以减少其注射频次,原本奥马珠单抗的频次是4周或8周一次,而JYB1904有望提升到8周或12周一次。目前JYB1904针对CSU的2期临床专注于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获得该试验的顶线数据。去年12月,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APT Therapeutics以总额近7亿美元获得了JYB1904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权益,此消息发出后,RAPT公司股价大涨110%,足以看出市场对JYB1904看好。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智翔金泰对标度普利尤单抗的重组全人源IL-4Rα单抗GR1802正式启动了CSU适应症的3期临床,这一消息直接刺激其股票盘中上涨了接近6%。c-Kit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的主要调节因子,近年来一些针对此靶点的抗体药物也在CSU领域展开探索。国内方面聚焦自免的荃信生物研发的一款针对c-kit靶点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QX013N,去年5月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CSU。QX013N旨在下调下游信号传导并抑制CSU的发展,通过与c-kit特异性结合,抑制肥大细胞的分化、成熟、存活、增殖和脱颗粒,达到消减和耗竭肥大细胞目的,从而用于肥大细胞驱动性疾病(如CSU)的治疗。另外还有翰森制药从麓鹏制药引入的HS-10561胶囊,也拟用于开发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不过并非抗体药,而是小分子BTK抑制剂,今年2月25日才刚获CDE批准临床,仍有待临床试验验证。参考来源[1]《Biopharma在80亿美元适应症上的博弈》佰傲谷BioValley[2]AAAAI.Hives(Urticaria)and Angioedema Overview.https://www.aaaai.org/tools-for-the-public/conditions-library/allergies/hives-(urticaria)-and-angioedema-overview[Last accessed:August 2023][3]Greiner B,Nicks S,Adame M,McCracken J.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A Literature Review[J].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22 Sep 1.doi:10.1007/s12016-022-08952-y.Epub ahead of print.PMID:36048326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相关推荐
服务流程
  • 1.需求沟通
  • 2.项目建议书
  • 3.签订协议
  • 4.确认方案
  • 5.项目实施
  • 6.成果交付
  • 7.售后服务

服务介绍

SERVICE INTRODUCTION
产业与战略研究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行业研究
政策研究
企业研究
企业战略
蓝皮书
品类与产品规划
品类市场洞察
产品管线规划
现有管线评估
业务领域选择
营销体系规划
产品投资组合
目标产品筛选
研发与投资决策
立项评估
价值评估
市场调研
项目尽调
专利评估
募投可研
IPO行研
项目交易服务:项目筛选、评估、交易撮合,融资并购
传媒定制服务:产业会议定制、媒体代运营、新闻资讯定制
数据定制服务:产业 | 研发 | 投资数据治理、监测报表、系统定制、AI集成平台
卓越上市策划
销售模式及年度营销策划
成熟产品策划
增长诊断及年度营销策划
全渠道整合营销全案策划
市场和品类洞察
·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趋势分析
·品类机会洞察
用户研究
·目标人群画像
·细分人群研究
·购药习惯和态度
品牌和营销研究
·目标人群定位
·品牌定位机会洞察
·品牌市场表现评估
产品研究
·产品概念/信息测试
·包装测试
·价格测试
市场数据系统:医院 | 零售 | 电商 | 零售消费行为系统
市场预测系统:医院 | 零售
AI集成平台:知识库人机问答 | 智能体 | 报告生成
数据监测报表含BI定制:医院 | 零售 | 电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许建华
1730230186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许建军
1730230175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黄诗钰
1992233122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张武龙
1772660512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江晗
(南京办事处)
1735323903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施展
(东北办事处)
1594003386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您填写的信息我们已收到,商务经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