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智报告>分析报告>小核酸疗法叫板GLP-1巨头
关注度:301 小核酸疗法叫板GLP-1巨头-药智报告
小核酸疗法叫板GLP-1巨头

小核酸疗法叫板GLP-1巨头

修订时间:2025-07-04
推荐 最新 下载次数 0
报告编码: 修订时间:2025-07-04
报告页面:3页 图片数量:5个
寄送方式: 交付时间:
报告标签:

报告导读

抢夺蛋糕

立即 登录,即可查看更多内容
内容简介

RNAi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肥胖相关基因表达,直指GLP-1药物核心短板。凭借“减脂不掉肌”的颠覆性优势,RNAi疗法正强势叫板GLP-1千亿市场“霸权”!


01

小核酸疗法浪潮已至


小核酸疗法,尤其是siRNA(小干扰RNA)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基因沉默机制与持续革新的递送技术,共同推动治疗领域从罕见病向慢性病拓展,引领生物医药领域的第三次创新浪潮。


从技术原理看,siRNA通过RNA干扰(RNAi)机制实现精准基因沉默。其双链结构中,引导链(反义链)被装载至RISC复合物后特异性结合靶mRNA并引导降解,从而阻断致病蛋白表达;而客链(正义链)则发挥保护性递送功能。尤为关键的是,RISC复合物可循环利用,单个siRNA分子能持续切割多个mRNA靶标,赋予药物长效作用特性(图1)。这一机制突破传统药物局限,使以往“不可成药”的靶点成为可能,显著拓宽适应症范围。


图片

图1 siRNA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产业发展进程印证了siRNA技术突破的转化效率。2018年全球首款siRNA药物Patisiran获批,标志着RNAi疗法正式落地;2019年GalNAc偶联递送技术药物Givosiran上市,则通过高效肝靶向性和缓释特性,系统性解决早期siRNA的稳定性和毒性问题;2020年降胆固醇药物Inclisiran获欧盟批准,更将适应症从罕见病延伸至心血管慢性病领域,开辟全新市场空间。


表1 全球获FDA批准上市的siRNA药物

图片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公开资料整理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7款siRNA药物获FDA批准上市,除首款药物使用LNP作为递送系统外,其余6款均采用GalNAc递送系统,充分验证该技术平台的临床优势,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兼具长效性与安全性,肝脏靶向效率超过90%,为肝源性疾病提供变革性治疗方案。


此外,市场增长数据进一步佐证小核酸药物产业爆发趋势。据Evaluate Pharma统计,全球siRNA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00亿美元。这一增长动能不仅源于现有肝靶向药物的成功,更得益于技术迭代带来的治疗疆域扩张。随着新型递送系统开发,siRNA疗法正突破肝脏局限,向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及肿瘤等多器官疾病拓展,为产业持续注入发展潜力。


02

锁定肥胖“黄金靶点”


近年来,基于大规模人类遗传学研究,科学家成功锁定多个经遗传验证的肥胖治疗“黄金靶点”,为开发新一代减重疗法提供了全新方向。


GPR75的致病性突变是降低肥胖风险的重要遗传因素。2021年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覆盖64.5万人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揭示(图2):携带GPR75功能缺失突变的个体(约1/3000)平均体重减轻5.3公斤,肥胖风险降低54%。机制研究表明,GPR75在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元中高表达,调控能量摄入平衡。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敲除GPR75基因的小鼠在高脂饮食下体重增长率降低44%,且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


图片

图2 基于外显子组测序的bmi相关基因发现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无独有偶,2022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布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发现,INHBE功能缺失突变携带者呈现低腰臀比(即腹部脂肪减少)、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等代谢改善特征。


INHBE和ALK7同属TGFβ超家族,构成肝脏与脂肪组织间的代谢调控轴。INHBE在肝脏中表达,其产物激活素E(Activin E)分泌入血后,结合脂肪细胞表面的ALK7受体,激活Smad2/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质储存并诱导胰岛素抵抗(图3)。


图片

图3 由INHBE基因编码的肝激活素E调节脂肪组织的能量稳态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另外,脂蛋白脂肪酶(LPL)对于甘油三酯(TG)代谢和脂肪分布具有重要作用,ANGPTL3/4/8通过精细调控LPL活性,决定TG的存储与利用。其中ANGPTL3在肝脏持续表达,抑制LPL活性,升高血浆VLDL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机制研究表明:禁食时ANGPTL4上调,抑制白色脂肪组织(WAT)中LPL,促使TG被心脏和肌肉利用;进食时ANGPTL8上调,与ANGPTL3形成复合物抑制肌肉LPL,驱动TG向WAT储存。因此,ANGPTLs亦成为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的新一代降脂药物潜在靶点。


03

动了GLP-1的蛋糕


小核酸药物正以颠覆性姿态切入千亿减重市场,直指当前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缺陷与市场空白。2024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高达292.96亿美元,替尔泊肽增速近220%,印证GLP-1类药物的统治地位。然而其痛点显著,停药后体重反弹率超80%,且减重同时伴随约25%-40%肌肉流失,导致代谢率下降和虚弱风险。


针对这些短板,以RNAi为核心的小核酸药物通过全新机制破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0款小核酸减重管线中,6款已进入I期及以上临床阶段,另有14款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图4)。


图片

图4 RNAi药物治疗肥胖在研管线

图片来源:Sleuth Insights


在众多靶点中,INHBE被视作减脂的潜在“黄金靶点”,沉默INHBE可激活脂肪分解通路。临床前数据显示,INHBE-SiRNA单药减重效果媲美司美格鲁肽,同时肌肉保留率提升超90%。Arrowhead的ARO-INHBE在食蟹猴模型中单次给药实现靶点敲低持续85天以上,脂肪量显著下降。


此外,长效性是小核酸药物的另一显著优势。例如,Alnylam基于GEMINI平台支持3-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Wave的WVE-007给药频次仅为1-2次,这突破了GLP-1需每周注射带来的依从性瓶颈。


尤为关键的是,小核酸药物与GLP-1显示出协同增效潜力,二者联用可形成“减脂-抑食”双通路。Wave实验表明,其INHBE siRNA联合司美格鲁肽使小鼠减重效果翻倍,并在GLP-1停药后阻遏了83%的体重反弹。Arrowhead更将ALK7 siRNA与替尔泊肽的联用方案直接纳入I/IIa期临床试验设计。


在激烈的研发竞速中,技术平台已成为决胜关键。Arrowhead凭借TRiM递送系统实现脂肪组织靶向,同时推进ARO-INHBE和ARO-ALK7双管线;Wave利用GalNAc偶联技术使WVE-007于2025年启动INLIGHT I期试验,预计年内公布人体数据;Alnylam则借力GEMINI多靶点平台布局INHBE组合疗法。


04

结语


尽管小核酸药物来势汹汹,但随着入局者持续增加,行业竞争门槛正快速提升,吃到这块蛋糕的难度正不断升级。小核酸企业需在递送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持续突破,方能在千亿市场中分羹。


参考资料

[1]药智数据

[2]Ahn,I.,Kang,C.S.&Han,J.Where should siRNAs go:applicable organs for siRNA drugs.Exp Mol Med 55,1283–1292(2023).

[3]https://www.science.org/doi/epdf/10.1126/science.abf8683

[4]https://ir.arrowheadpharma.com/static-files/d8586ad7-50f8-4973-9576-e49542a893e7

[5]https://www.linkedin.com/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RNAi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肥胖相关基因表达,直指GLP-1药物核心短板。凭借“减脂不掉肌”的颠覆性优势,RNAi疗法正强势叫板GLP-1千亿市场“霸权”!01小核酸疗法浪潮已至小核酸疗法,尤其是siRNA(小干扰RNA)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基因沉默机制与持续革新的递送技术,共同推动治疗领域从罕见病向慢性病拓展,引领生物医药领域的第三次创新浪潮。从技术原理看,siRNA通过RNA干扰(RNAi)机制实现精准基因沉默。其双链结构中,引导链(反义链)被装载至RISC复合物后特异性结合靶mRNA并引导降解,从而阻断致病蛋白表达;而客链(正义链)则发挥保护性递送功能。尤为关键的是,RISC复合物可循环利用,单个siRNA分子能持续切割多个mRNA靶标,赋予药物长效作用特性(图1)。这一机制突破传统药物局限,使以往“不可成药”的靶点成为可能,显著拓宽适应症范围。图1 siRNA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产业发展进程印证了siRNA技术突破的转化效率。2018年全球首款siRNA药物Patisiran获批,标志着RNAi疗法正式落地;2019年GalNAc偶联递送技术药物Givosiran上市,则通过高效肝靶向性和缓释特性,系统性解决早期siRNA的稳定性和毒性问题;2020年降胆固醇药物Inclisiran获欧盟批准,更将适应症从罕见病延伸至心血管慢性病领域,开辟全新市场空间。表1 全球获FDA批准上市的siRNA药物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公开资料整理迄今为止,全球已有7款siRNA药物获FDA批准上市,除首款药物使用LNP作为递送系统外,其余6款均采用GalNAc递送系统,充分验证该技术平台的临床优势,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兼具长效性与安全性,肝脏靶向效率超过90%,为肝源性疾病提供变革性治疗方案。此外,市场增长数据进一步佐证小核酸药物产业爆发趋势。据Evaluate Pharma统计,全球siRNA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00亿美元。这一增长动能不仅源于现有肝靶向药物的成功,更得益于技术迭代带来的治疗疆域扩张。随着新型递送系统开发,siRNA疗法正突破肝脏局限,向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及肿瘤等多器官疾病拓展,为产业持续注入发展潜力。02锁定肥胖“黄金靶点”近年来,基于大规模人类遗传学研究,科学家成功锁定多个经遗传验证的肥胖治疗“黄金靶点”,为开发新一代减重疗法提供了全新方向。GPR75的致病性突变是降低肥胖风险的重要遗传因素。2021年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覆盖64.5万人的外显子组测序研究揭示(图2):携带GPR75功能缺失突变的个体(约1/3000)平均体重减轻5.3公斤,肥胖风险降低54%。机制研究表明,GPR75在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元中高表达,调控能量摄入平衡。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敲除GPR75基因的小鼠在高脂饮食下体重增长率降低44%,且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图2 基于外显子组测序的bmi相关基因发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无独有偶,2022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布的一项遗传学研究发现,INHBE功能缺失突变携带者呈现低腰臀比(即腹部脂肪减少)、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等代谢改善特征。INHBE和ALK7同属TGFβ超家族,构成肝脏与脂肪组织间的代谢调控轴。INHBE在肝脏中表达,其产物激活素E(Activin E)分泌入血后,结合脂肪细胞表面的ALK7受体,激活Smad2/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质储存并诱导胰岛素抵抗(图3)。图3 由INHBE基因编码的肝激活素E调节脂肪组织的能量稳态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另外,脂蛋白脂肪酶(LPL)对于甘油三酯(TG)代谢和脂肪分布具有重要作用,ANGPTL3/4/8通过精细调控LPL活性,决定TG的存储与利用。其中ANGPTL3在肝脏持续表达,抑制LPL活性,升高血浆VLDL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表明:禁食时ANGPTL4上调,抑制白色脂肪组织(WAT)中LPL,促使TG被心脏和肌肉利用;进食时ANGPTL8上调,与ANGPTL3形成复合物抑制肌肉LPL,驱动TG向WAT储存。因此,ANGPTLs亦成为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的新一代降脂药物潜在靶点。03动了GLP-1的蛋糕小核酸药物正以颠覆性姿态切入千亿减重市场,直指当前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缺陷与市场空白。2024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高达292.96亿美元,替尔泊肽增速近220%,印证GLP-1类药物的统治地位。然而其痛点显著,停药后体重反弹率超80%,且减重同时伴随约25%-40%肌肉流失,导致代谢率下降和虚弱风险。针对这些短板,以RNAi为核心的小核酸药物通过全新机制破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0款小核酸减重管线中,6款已进入I期及以上临床阶段,另有14款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图4)。图4 RNAi药物治疗肥胖在研管线图片来源:Sleuth Insights在众多靶点中,INHBE被视作减脂的潜在“黄金靶点”,沉默INHBE可激活脂肪分解通路。临床前数据显示,INHBE-SiRNA单药减重效果媲美司美格鲁肽,同时肌肉保留率提升超90%。Arrowhead的ARO-INHBE在食蟹猴模型中单次给药实现靶点敲低持续85天以上,脂肪量显著下降。此外,长效性是小核酸药物的另一显著优势。例如,Alnylam基于GEMINI平台支持3-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Wave的WVE-007给药频次仅为1-2次,这突破了GLP-1需每周注射带来的依从性瓶颈。尤为关键的是,小核酸药物与GLP-1显示出协同增效潜力,二者联用可形成“减脂-抑食”双通路。Wave实验表明,其INHBE siRNA联合司美格鲁肽使小鼠减重效果翻倍,并在GLP-1停药后阻遏了83%的体重反弹。Arrowhead更将ALK7 siRNA与替尔泊肽的联用方案直接纳入I/IIa期临床试验设计。在激烈的研发竞速中,技术平台已成为决胜关键。Arrowhead凭借TRiM递送系统实现脂肪组织靶向,同时推进ARO-INHBE和ARO-ALK7双管线;Wave利用GalNAc偶联技术使WVE-007于2025年启动INLIGHT I期试验,预计年内公布人体数据;Alnylam则借力GEMINI多靶点平台布局INHBE组合疗法。04结语尽管小核酸药物来势汹汹,但随着入局者持续增加,行业竞争门槛正快速提升,吃到这块蛋糕的难度正不断升级。小核酸企业需在递送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持续突破,方能在千亿市场中分羹。参考资料[1]药智数据[2]Ahn,I.,Kang,C.S.&Han,J.Where should siRNAs go:applicable organs for siRNA drugs.Exp Mol Med 55,1283–1292(2023).[3]https://www.science.org/doi/epdf/10.1126/science.abf8683[4]https://ir.arrowheadpharma.com/static-files/d8586ad7-50f8-4973-9576-e49542a893e7[5]https://www.linkedin.com/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相关推荐
服务流程
  • 1.需求沟通
  • 2.项目建议书
  • 3.签订协议
  • 4.确认方案
  • 5.项目实施
  • 6.成果交付
  • 7.售后服务

服务介绍

SERVICE INTRODUCTION
产业与战略研究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行业研究
政策研究
企业研究
企业战略
蓝皮书
品类与产品规划
品类市场洞察
产品管线规划
现有管线评估
业务领域选择
营销体系规划
产品投资组合
目标产品筛选
研发与投资决策
立项评估
价值评估
市场调研
项目尽调
专利评估
募投可研
IPO行研
项目交易服务:项目筛选、评估、交易撮合,融资并购
传媒定制服务:产业会议定制、媒体代运营、新闻资讯定制
数据定制服务:产业 | 研发 | 投资数据治理、监测报表、系统定制、AI集成平台
卓越上市策划
销售模式及年度营销策划
成熟产品策划
增长诊断及年度营销策划
全渠道整合营销全案策划
市场和品类洞察
·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趋势分析
·品类机会洞察
用户研究
·目标人群画像
·细分人群研究
·购药习惯和态度
品牌和营销研究
·目标人群定位
·品牌定位机会洞察
·品牌市场表现评估
产品研究
·产品概念/信息测试
·包装测试
·价格测试
市场数据系统:医院 | 零售 | 电商 | 零售消费行为系统
市场预测系统:医院 | 零售
AI集成平台:知识库人机问答 | 智能体 | 报告生成
数据监测报表含BI定制:医院 | 零售 | 电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许建华
1730230186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许建军
1730230175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黄诗钰
1992233122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张武龙
1772660512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江晗
(南京办事处)
1735323903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施展
(东北办事处)
1594003386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您填写的信息我们已收到,商务经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