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内卷的ADC赛道脱颖而出”成为当下药企十分看重的问题。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次药智访谈专访澳斯康生物副总裁蔺智勇先生。
ADC的爆火无疑点燃了创新药企的热情,但“盛况”之下也有不少难题涌现。ADC靶点众多,但呈现两极分化之势,热门靶点以HER2一马当先,TROP2、EGFR、CLDN18.2等靶点略为落后,而冷门靶点如B7H3、CEA、B7H4等鲜有人问津。
“如何在内卷的ADC赛道脱颖而出”成为当下药企十分看重的问题。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次药智访谈专访澳斯康生物副总裁蔺智勇先生。
蔺智勇,现任澳斯康生物副总裁,负责澳斯康生物工艺开发,曾先后任职联康医药、天普生化、奈科明(Nycomed)制药、信达生物,担任下游工艺开发负责人、早期临床原液生产负责人、商业化原液生产总监等职务。具有近20年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工艺开发、放大、技术转移及生产产线建设、GMP原液生产经验,了解生物大分子药物CMC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生物大分子从工艺开发、工艺变更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
记者:从2023年辉瑞430亿美元重金收购ADC企业Seagen,到今年4月3日中国ADC药企普方生物被巨头18亿美元收购,您认为ADC领域为何这么受企业青睐?
蔺智勇:
ADC赛道的井喷式发展与市场息息相关,如今全球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对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需求迫切。被誉为“魔法子弹”的ADC具备结合抗体的靶向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有效杀伤力这项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了当下的市场需求。
此外,ADC技术涉及到抗体工程、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设计等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技术,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研发成功的ADC产品能够享有较长时间的专利保护期。
记者:在ADC药物研发热潮中,您认为CDMO企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评价CDMO对于推动ADC创新与商业化的重要性?
蔺智勇:
CDMO企业以技术支持与创新推动、资源整合与成本控制、风险管理与法规遵从、灵活性与敏捷响应这四项核心价值在爆火的ADC药物研发赛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CDMO企业能够提供全方位、端到端的服务,涵盖了从早期发现阶段的成药性研究、工艺开发,到后期的临床样品生产和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全过程。
记者:对于想要进入ADC赛道的企业,面对众多靶点,您建议是该专注于火热靶点,还是另辟蹊径探索冷门靶点?
蔺智勇:
对于想要进入ADC赛道的企业,在选择靶点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要考虑市场潜力与竞争态势:热门靶点通常意味着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但热门靶点竞争激烈,可能会导致市场饱和和专利壁垒问题。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聚焦热门靶点时,需仔细评估市场前景与竞争对手动态。
其次是考虑科学创新与差异化:创新和差异化是在热门靶点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企业可以探索新的作用机制、改良偶联技术或针对热门靶点的新型有效载荷。而对于冷门靶点,尽管可能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但如果缺乏足够临床证据支持靶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或者市场潜力有限,则可能面临研发风险。
此外,也要考虑企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以及选择靶点所带来的投资回报与风险控制的预估。
记者:如果想要在火热靶点中体现差异化,应该在药物设计、临床方案等方面做出怎样的策略?
蔺智勇:
药物设计体现创新:
独特结构与偶联技术:开发新型抗体、优化偶联剂和有效载荷,如设计具有更低免疫原性、更高稳定性和更好穿透性的抗体,或使用更高效、更安全的连接子将有效载荷与抗体结合。
智能药物释放系统:开发具有触发式释放或旁观者效应的ADC药物,使其在特定微环境中释放有效载荷,减少脱靶毒性,提高治疗窗口。
多特异性ADC:设计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ADC,针对同一肿瘤的不同靶点或者同时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
临床开发制定策略:
患者细分与生物标志物:通过严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识别可能对特定ADC反应更佳的患者群体,进行精准医疗,提高药物的临床响应率和疗效。
联合疗法:探索与其他疗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疗法或化疗)的联合应用,挖掘协同效应,扩大适应症范围或改善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效果。
创新临床试验设计:采用适应性设计、篮子试验或伞状试验等创新设计,高效利用样本资源,快速揭示药物在多种适应症或患者亚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生产工艺优化流程:
提高药物稳定性与一致性:优化生产流程,确保ADC药物的质量可控,提高体内稳定性和药效持久性。
降低成本与提高产量:通过改进工艺和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商业化后的价格竞争力。
知识产权全面布局:
专利保护与独占权:在药物设计、生产方法、用途等方面积极申请专利,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排他性,避免侵权风险。
记者:贵公司在ADC技术研发上有哪些前瞻性的布局,如新型偶联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这些创新如何助力客户开发下一代ADC疗法?澳斯康生物有属于自己的ADC抗体偶联药物工艺平台吗?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蔺智勇:
澳斯康生物集偶联药物研发与GMP生产于一体,具备行业领先的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平台,提供从早期偶联筛选直至GMP制剂灌装与冻干的全方位CDMO服务,依托集成的ADC工艺开发、GMP裸抗生产、GMP偶联生产技术体系,助力客户合规、高效推动ADC药物开发进程。
目前,澳斯康已构建完善的随机偶联工艺平台(半胱氨酸偶联、赖氨酸偶联)以及与启德医药合作,授权其领先的酶促定点偶联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CDMO服务。
半胱氨酸化学偶联平台有着低成本、高选择性、良好兼容性与稳定性等优势,为药物开发提供可靠支持。
iGDC酶促定点偶联平台利用IgG Fc区域的糖基化位点,在酶催化下对糖链进行精确切割,随后通过酶促转糖基作用与连接子反应,生成均一DAR值的偶联产物,实现对偶联位置及数量的精准控制。
一体化生产体系,澳斯康的裸抗、偶联及制剂灌装、冻干设施均集中于同一厂区,灵活满足客户在不同研发阶段的各项需求,确保项目高效、顺畅推进。
记者:澳斯康生物目前已经助力、推进了哪些ADC合作项目?这其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项目,可以分享一下吗?
蔺智勇:
澳斯康生物已和国内多家涉足ADC领域的药企建立联系,目前已有大量成功的项目经验,也与数位客户达成进一步合作,将客户项目推进至IND阶段乃至临床阶段。
其中某酶促偶联项目进度较快,仅耗时2个多月就已完成偶联工艺转移、分析方法转移、工程批与GMP原液和成品生产放行,及时为客户项目提供了临床供药。此外也有合作客户的半胱氨酸化学偶联项目进展较快,预计年内即可提交IND申报。此外还有其他ADC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
供图:澳斯康生物
小 结
ADC研发热潮一波更胜一波,浪潮之下内卷已成常态,如何在内卷的ADC赛道脱颖而出成为众多药企所关注的问题,在澳斯康生物副总裁蔺智勇先生的分析与专业知识的输出中提到,ADC靶点的选择及体现差异化的策略当属脱颖而出的关键,创新则是“致胜”的法宝。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