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智报告>分析报告>刚刚,强生自免大药获批新适应症
关注度:158 刚刚,强生自免大药获批新适应症-药智报告
刚刚,强生自免大药获批新适应症

刚刚,强生自免大药获批新适应症

修订时间:2025-05-09
推荐 最新 下载次数 0
报告编码: 修订时间:2025-05-09
报告页面:3页 图片数量:2个
寄送方式: 交付时间:
报告标签:

报告导读

中国首个

立即 登录,即可查看更多内容
内容简介

今日(5月9日),强生宣布,其旗下重磅药物古塞奇尤单抗(Guselkumab)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正式进入白介素23(IL-23)靶向时代。




1.中国首个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全人源化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商品名:特诺雅达)通过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精准调控免疫应答:不仅直接结合IL-23细胞因子,更靶向富集IL-23的CD64+炎症细胞,从源头阻断这一驱动溃疡性结肠炎(UC)等免疫介导疾病的核心致病因子。


今日,古塞奇尤单抗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成为中国首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在今年2月,古塞奇尤单抗在国内获批克罗恩病适应症。至此,该药物在华获批适应症已涵盖银屑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形成对IL-23通路相关免疫疾病的广泛覆盖。


本次获批基于关键2b/3期QUASAR研究,针对传统治疗、其他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应答不佳的UC患者,古塞奇尤单抗展现出治疗优势:


  • 治疗第1周即观察到患者腹泻、便血等症状显著缓解,疗效随12周诱导治疗持续增强。


  • 第44周维持治疗阶段,古塞奇尤单抗200mg每4周一次方案组50%患者在第44周达到了主要终点临床缓解,100mg每8周一次组45%患者达到了同样的临床缓解,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9%(<0.001);


  • 内镜评估显示,200mg和100mg组分别有34%与35%的患者实现肠道黏膜完全愈合(MES=0),安慰剂组仅15%达到了内镜缓解(<0.001)。


安全性优势突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是呼吸道感染,且这一不良反应在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更高。在维持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是注射部位反应、关节痛和上呼吸道感染。




2.格局重构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会导致肠道的慢性炎症,并会对结肠黏膜造成损害。目前,尚无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传统治疗依赖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均存在显著局限。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5-ASA)虽能缓解轻度炎症,但是不能有效地诱导活动性CD的缓解或预防非活动性CD的复发;糖皮质激素短期有效率高,但部分患者一年内出现依赖或复发;免疫抑制剂因作用机制非特异性,导致短期毒性与长期健康隐患,临床应用受限。


生物靶向药物的问世开启了精准治疗时代。目前中国获批的UC/CD生物药分为三类:


  • TNF-α抑制剂:通过阻断TNF受体结合抑制炎症,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产生耐药性,需频繁更换方案;


  • 整合素α4β7抑制剂与白细胞表面结合,使其无法通过组织层并加剧炎症,但存在诱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潜在风险,安全性争议较大;


  • IL-12/IL-23抑制剂(如乌司奴单抗):特异性靶向Th1/Th17免疫通路,在保持高效临床缓解率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安全性,具有“高疗效+低安全风险”的双重优势。


中国UC及CD患者总数由2018年的49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67万人,预计2030年增加至115.4万人。近年来,中国UC╱CD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由2018年的5.94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10.51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达到54.9亿美元。2022年,生物药物占中国UC╱CD药物市场的13.7%,估计于2030年将增加至55.9%。


1748403179530.jpg

图片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3.强生的自免布局




自免业务是强生制药板块的核心支柱,2024年收入178.28亿美元,占制药业务31.3%。尽管大单品Stelara(乌司奴单抗)因生物类似药冲击销售额下滑4.6%至103.61亿美元,公司通过“新旧产品接力+前沿靶点并购”策略,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强生以IL-23/IL-12通路为核心,构建了覆盖银屑病、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等多适应症的产品组合。


旗舰产品Stelara(乌司奴单抗)作为全球首个IL-12/IL-23双靶点抑制剂,自2009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千亿美元,2023年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108.58亿美元),但因专利到期和生物类似药冲击,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4.6%至103.61亿美元。不过强生通过皮下注射剂型和儿童适应症拓展延长生命周期。


为应对专利悬崖,强生推出第二代IL-23抑制剂Tremfya(古塞奇尤单抗),其凭借双作用机制(阻断IL-23并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实现差异化突围。2024年相继获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并且成为全球首个在CD适应症中头对头击败乌司奴单抗的药物。2024年Tremfya销售额同比增长16.6%至36.7亿美元,2025年Q1实现销售额9.56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达18.2%。若维持15%-20%的复合增长率,2026年有望突破60亿美元,成为强生自免板块的核心增长引擎。


为应对IL-23、JAK等成熟赛道的激烈竞争,强生通过并购、引进等策略布局差异化靶点,向TSLP、FcRn、STAT6等新靶点拓展,覆盖特应性皮炎、症肌无力等更广泛适应症。同时借助技术创新如双抗、口服多肽等进行布局。


针对生物制剂的依从性痛点,强生加速推进全球首个口服IL-23R拮抗剂Icotrokinra(JNJ-2113)。Icotrokinra在银屑病3期试验中,16周PASI 90应答率达49.6%,显著优于BMS的TYK2抑制剂Sotyktu(36.8%)。预计于2025年提交其银屑病上市申请,其峰值销售或超50亿美元。


强生的FcRn单抗Nipocalimab于2025年4月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该药物在干燥综合征的2期DAHLIAS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预计其销售峰值超50亿美元,有望成为继Efgartigimod后的新一代FcRn抑制剂重磅产品。


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2024年强生以8.5亿美元收购Proteologix,获得IL-13/TSLP双抗PX128(针对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及IL-13/IL-22双抗PX130(针对特应性皮炎)。PX128通过同时抑制IL-13和TSLP通路,在1期临床中展现出减少给药频率的潜力,有望解决传统单克隆抗体依从性不足的问题。同年强生斥资12.5亿美元收购Yellow Jersey,获得靶向特应性皮炎的双抗NM26。


强生还通过引进日本Kaken的KP-723布局STAT6抑制剂,聚焦Th2介导的炎症疾病,与赛诺菲、Kymera等企业竞速下一代口服靶向疗法,进一步完善在该疾病领域的覆盖。


从注射剂型到口服多肽,从单一靶点到双抗平台,强生的自免布局不仅是产品管线的迭代,更是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自免疾病的治疗范式。


1748403192014.jpg

强生部分自免管线

图片来源:强生2024年财报




4.结语




古塞奇尤单抗获批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是中国UC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重度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精准治疗选择,更标志着中国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与全球创新的深度融合。


参考资料:

1、强生创新制药管微

2、荃信生物招股书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今日(5月9日),强生宣布,其旗下重磅药物古塞奇尤单抗(Guselkumab)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正式进入白介素23(IL-23)靶向时代。1.中国首个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全人源化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商品名:特诺雅达)通过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精准调控免疫应答:不仅直接结合IL-23细胞因子,更靶向富集IL-23的CD64+炎症细胞,从源头阻断这一驱动溃疡性结肠炎(UC)等免疫介导疾病的核心致病因子。今日,古塞奇尤单抗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成为中国首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在今年2月,古塞奇尤单抗在国内获批克罗恩病适应症。至此,该药物在华获批适应症已涵盖银屑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形成对IL-23通路相关免疫疾病的广泛覆盖。本次获批基于关键2b/3期QUASAR研究,针对传统治疗、其他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应答不佳的UC患者,古塞奇尤单抗展现出治疗优势:治疗第1周即观察到患者腹泻、便血等症状显著缓解,疗效随12周诱导治疗持续增强。第44周维持治疗阶段,古塞奇尤单抗200mg每4周一次方案组50%患者在第44周达到了主要终点临床缓解,100mg每8周一次组45%患者达到了同样的临床缓解,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9%(<0.001);内镜评估显示,200mg和100mg组分别有34%与35%的患者实现肠道黏膜完全愈合(MES=0),安慰剂组仅15%达到了内镜缓解(<0.001)。安全性优势突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是呼吸道感染,且这一不良反应在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更高。在维持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是注射部位反应、关节痛和上呼吸道感染。2.格局重构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会导致肠道的慢性炎症,并会对结肠黏膜造成损害。目前,尚无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传统治疗依赖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均存在显著局限。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5-ASA)虽能缓解轻度炎症,但是不能有效地诱导活动性CD的缓解或预防非活动性CD的复发;糖皮质激素短期有效率高,但部分患者一年内出现依赖或复发;免疫抑制剂因作用机制非特异性,导致短期毒性与长期健康隐患,临床应用受限。生物靶向药物的问世开启了精准治疗时代。目前中国获批的UC/CD生物药分为三类:TNF-α抑制剂:通过阻断TNF受体结合抑制炎症,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产生耐药性,需频繁更换方案;整合素α4β7抑制剂:与白细胞表面结合,使其无法通过组织层并加剧炎症,但存在诱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潜在风险,安全性争议较大;IL-12/IL-23抑制剂(如乌司奴单抗):特异性靶向Th1/Th17免疫通路,在保持高效临床缓解率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安全性,具有“高疗效+低安全风险”的双重优势。中国UC及CD患者总数由2018年的49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67万人,预计2030年增加至115.4万人。近年来,中国UC╱CD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由2018年的5.94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10.51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达到54.9亿美元。2022年,生物药物占中国UC╱CD药物市场的13.7%,估计于2030年将增加至55.9%。图片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3.强生的自免布局自免业务是强生制药板块的核心支柱,2024年收入178.28亿美元,占制药业务31.3%。尽管大单品Stelara(乌司奴单抗)因生物类似药冲击销售额下滑4.6%至103.61亿美元,公司通过“新旧产品接力+前沿靶点并购”策略,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强生以IL-23/IL-12通路为核心,构建了覆盖银屑病、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等多适应症的产品组合。旗舰产品Stelara(乌司奴单抗)作为全球首个IL-12/IL-23双靶点抑制剂,自2009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千亿美元,2023年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108.58亿美元),但因专利到期和生物类似药冲击,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4.6%至103.61亿美元。不过强生通过皮下注射剂型和儿童适应症拓展延长生命周期。为应对专利悬崖,强生推出第二代IL-23抑制剂Tremfya(古塞奇尤单抗),其凭借双作用机制(阻断IL-23并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实现差异化突围。2024年相继获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并且成为全球首个在CD适应症中头对头击败乌司奴单抗的药物。2024年Tremfya销售额同比增长16.6%至36.7亿美元,2025年Q1实现销售额9.56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达18.2%。若维持15%-20%的复合增长率,2026年有望突破60亿美元,成为强生自免板块的核心增长引擎。为应对IL-23、JAK等成熟赛道的激烈竞争,强生通过并购、引进等策略布局差异化靶点,向TSLP、FcRn、STAT6等新靶点拓展,覆盖特应性皮炎、症肌无力等更广泛适应症。同时借助技术创新如双抗、口服多肽等进行布局。针对生物制剂的依从性痛点,强生加速推进全球首个口服IL-23R拮抗剂Icotrokinra(JNJ-2113)。Icotrokinra在银屑病3期试验中,16周PASI 90应答率达49.6%,显著优于BMS的TYK2抑制剂Sotyktu(36.8%)。预计于2025年提交其银屑病上市申请,其峰值销售或超50亿美元。强生的FcRn单抗Nipocalimab于2025年4月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该药物在干燥综合征的2期DAHLIAS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预计其销售峰值超50亿美元,有望成为继Efgartigimod后的新一代FcRn抑制剂重磅产品。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2024年强生以8.5亿美元收购Proteologix,获得IL-13/TSLP双抗PX128(针对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及IL-13/IL-22双抗PX130(针对特应性皮炎)。PX128通过同时抑制IL-13和TSLP通路,在1期临床中展现出减少给药频率的潜力,有望解决传统单克隆抗体依从性不足的问题。同年强生斥资12.5亿美元收购Yellow Jersey,获得靶向特应性皮炎的双抗NM26。强生还通过引进日本Kaken的KP-723布局STAT6抑制剂,聚焦Th2介导的炎症疾病,与赛诺菲、Kymera等企业竞速下一代口服靶向疗法,进一步完善在该疾病领域的覆盖。从注射剂型到口服多肽,从单一靶点到双抗平台,强生的自免布局不仅是产品管线的迭代,更是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自免疾病的治疗范式。强生部分自免管线图片来源:强生2024年财报4.结语古塞奇尤单抗获批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是中国UC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重度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精准治疗选择,更标志着中国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与全球创新的深度融合。参考资料:1、强生创新制药管微2、荃信生物招股书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咨询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点击右侧在线咨询反馈。

相关推荐
服务流程
  • 1.需求沟通
  • 2.项目建议书
  • 3.签订协议
  • 4.确认方案
  • 5.项目实施
  • 6.成果交付
  • 7.售后服务

服务介绍

SERVICE INTRODUCTION
产业与战略研究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行业研究
政策研究
企业研究
企业战略
蓝皮书
品类与产品规划
品类市场洞察
产品管线规划
现有管线评估
业务领域选择
营销体系规划
产品投资组合
目标产品筛选
研发与投资决策
立项评估
价值评估
市场调研
项目尽调
专利评估
募投可研
IPO行研
卓越上市策划
定位策略
定价策略
目标市场
推广策略
成熟产品策划
市场策略优化
产品迭代优化
营销模式策划
品牌营销策划
其它服务
项目交易服务
数据定制服务
品类市场洞察BI
药品市场预测FI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许建华
1730230186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许建军
1730230175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黄诗钰
19922331227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江晗
(南京办事处)
17353239031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冯高雅
(大湾区办事处)
1339985738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施展
(东北办事处)
15940033866

想了解更多报告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您填写的信息我们已收到,商务经理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祝您生活愉快!